自 序
我从小就偏爱中华民族传统的东西,于是学医就选择了中医,学画就迷上了国画,就连文史哲,也是雅好中国古代的那部分。从那时起,就与中医、国画结下了不解之缘。由于中医、中国画同是中华国粹,具有相通的文化哲理渊源,这使我学医学画能相辅相成,获益匪浅。
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各家各派,我都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。从荆、关、董、巨、刘、李、马、夏,到元四家,明四家,清四王、四僧,以至本世纪的艺术大师黄、张、傅、李,我只要有机会,都竭尽全力在各大博物馆及画展中去揣摩研究。对于纯真浑朴的江河山岭、生生不息的土地万物,我有着痴迷的眷恋,不论是明媚的江南、苍茫的塞北,我都一往情深,总想通过我的笔端能多少表现出来。于是,我遵循了前人指教,选择了师古人、师造化的艺术之路。
就这样,几十年间弹指般过去了。往事悠悠,已如云烟,不可追回,唯有所作之画留下了生命征程的印迹。我将近十余年的画作汇集了一部分,选编成集,作为学画以来的一次小结。一方面是对自己生活的纪念,艺术的反思,总结画作的长短优劣;另一方面也为了便于向更多的师友同道求教,得到诚挚的评说,以便总结经验,提高水平。
当我的第一部画集出版之际,我难以忘怀我的第一位老师、张大千先生的高足刘君礼先生的谆谆教诲:“要学画,就先把传统学好,特别是要学好石涛,不要没学爬就学走。”我也感激我的恩师孙克纲、王颂馀、孙其峰、郭传璋、陶一清先生,他们曾经悉心指点我,才使我的画有所长进。
国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,它是传统文化、民族意识、自然形物、时代精神凝聚的结晶。学画者只有辛勤耕耘,艰苦探求,才能得其真谛。因此,我不会止步于这本画集的出版,今后仍只是一个初学者,一切从头学起。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