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 

他痴恋民族文化

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上
王大鹏山水画引人注目

王大鹏新作亮相亚洲艺术展

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

读学人画如吟诗


读学人画如吟诗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评王大鹏的山水画

     在中国书画领域,自古就有文人画的理论,本市书画评论家、画家王振德教授又提出了学人画的概念,引起人们对学者文人画的关注。
在我市,集学者、中医专家、书画家于一身的王大鹏院士就是这样一位学者文人画家。他既是美国传统医学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科学院名誉院士,又是新加坡神州艺术院院士;他既是作家协会员,又是美术家协会会员;既是数项科学成果奖获得者,又是几次画展金奖得主。
这标定了他在医学科学领域、文学艺术领域的位置,印证了学科学、学艺术也可以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的道理。
     王大鹏在广博学识的基础上,努力探求的就是学者文人画的理念。学人画将学者的学识、文人的才情当作艺术创作的基础之一,体现了书卷气与灵感的结合,注重诗情画意、意境深远,追求内涵广袤、品位高雅,有时也特意表现笔墨的情趣韵味。作为学人画家自然是功夫既要下在画内,又要下在画外,甚至画外学识、文化底蕴在书创作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     学者文人画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知识分子读书学习之余的文人墨戏,倒是多了一份治学的严谨性、科学性、法度性。王大鹏正是如此。他为了准确地表现山的形态结构,走了许多国内外的名山大川,以科学家的审视目光做了不懈的探索,对大自然亿万年的造山运动、山的造型规律了如指掌。为了继承发扬古典传统山水画的精华,他对前人的经典作品都曾一一临习,兼收并蓄。他的山水画既有坚实全面的笔墨功力,又能准确地表现风景的真实感、光感、立体感、空间感。
     读学人画如吟诗,读学人画如品味。读王大鹏的画还要领略那画中的诗情、味道与意境。他特别喜欢通过风景表现出一种雄浑、粗犷、壮美、冷艳、苍凉、深沉的意境与情调。他的作品有时题诗作跋。就是无诗无题之作,读来仍然是如歌如诉,动人心扉。而且有时在一幅画中还会“五味俱全”。比如他的近作“雪山系列”,不论是画青藏高原,还是表现博格达,帕米尔、香格里拉、昆仑雪峰,画中不仅饱含热爱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,又有厚重、苍凉、雄奇、变幻的人生感悟。这是一种多元化功力的积淀,既有对中华传承文化的传承更新,又有对现代外来文化的融会贯通。

     人们评说王大鹏的书画,包括他的鹰鹤、墨荷、兰竹、奔马、虾蟹等,都喜欢用共同的字眼:“很大气”、“有特色”、“个性化”,这体现了他的独到之处,说明他对学者文人画的孜孜探求得到关注和肯定,同时,也预示学人画在书画百花园中将会大放异彩,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。